9月18日,全國性文化產權行業自律組織——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產權市場協作體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作為發起機構之一,南京文交所成為首屆理事成員單位并受邀出席此次大會。

中華文促會主席王石為文交協揭牌
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產權市場協作體(以下簡稱“文交協”)由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南京文化藝術產權交易所、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等15家全國主要文化產權交易機構發起并聯合相關第三方專業機構、金融機構、文化及相關產業運營機構等自愿結成,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進行管理。文交協以“溝通、規范、發展、創造”為宗旨,旨在為政策制定與協調、業務共享與合作、市場創新與發展、社會溝通與交流構建一個多領域、深層次、全方位的協作平臺。
近年來,多元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但部分交易場所在平臺建設方面部分文交所仍然缺乏規范管理,在市場創新中不能有效把控風險;個別違規的交易機構甚至是非法交易機構打著文化的名義混跡于文化產權市場,擾亂市場秩序,混淆視聽,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行業中的維權風暴始終沒有平息,行業監管已經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文交協在此背景下成立可謂適逢其會。據介紹,文交協主要功能包括行業規范自律,公共政策眾創,主體能力培養和公共服務平臺搭建四個方面。在行業規范自律上,建立公約制度,關注行業焦點問題,承接政府委托事宜,開展自查自糾;樹立行業標準和行為準則,開展行業分析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推動行業數據庫建設。在公共政策眾創上,建立行業與政府溝通渠道和有效機制,完善政策、創新政策。在主體能力培養上,加強對文化產權交易機構及配套服務機構的創新能力、發展能力、服務大眾能力以及適應市場發展能力的培養。在公共服務平臺搭建上,根據行業需求,在自愿的原則上建立行業特性相同、制度相同、作用相同和運用相同的公共服務平臺。
未來,文交協將匯聚各方力量,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權交易的政策制定、制度建設和標準推廣,推動和開展文化產權交易機構的規范自律、創新發展和能力提升;重點打造文化產權交易的理論體系、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探索和建立文化產權交易以及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的登記中心、研發中心和資本中心;努力構建文化經濟的產業化、金融化和資本化,建立和健全文化領域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在隨后舉行的首屆文化產權市場高峰論壇上,來自相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投資機構、文化產業及產權交易研究機構的有關負責人,共計150余人齊聚一堂,圍繞文化產權市場回歸要素市場本質,完善文化領域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設等議題展開了交流探討,共商共議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之道。
作為理事成員單位的南京文交所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專注于各種有投資價值的文化產品線上實物交易平臺的建設和運營。采用的“互聯網+文化+科技+金融”模式極具創新,依據科技手段開發的交易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使文化產品和金融資本直接對接的創新交易業務,推動文化實體經濟的發展。

南京文交所總裁周軍受邀出席大會
借助文交協這個平臺,南京文交所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在于挖掘更多具有投資價值的文化資源,將“互聯網+文化+科技+金融”的商業模式覆蓋文化產業交易全產業鏈。與同行機構相互交流,優勢互補,業務共享,堅持“合作共贏、資源集成、互惠互助”的協同原則,為文化大繁榮、產業大發展貢獻力量! |